王喜祿展示楊氏太極拳。 徐穎哲 攝王喜祿在保定老年大學教授楊氏太極劍。 徐穎哲 攝
  中新網保定4月5日電(呂子豪徐穎哲)王喜祿,中國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承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直以普及全民健身為己任,從事楊氏太極拳研究和教學工作。在他的影響下,河北保定習練該太極拳者已達萬餘人,同時,楊氏太極拳陸續傳播到日本、美國、臺灣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練習楊氏太極拳、劍,如果肌肉、肌腱出現麻木的癥狀,且長期不消退,可能壓迫神經,或氣血淤滯所致,應停止練功、檢查原因,以免造成不應有的傷痛……”
  5日上午,在河北保定老年大學一樓大廳內,64歲的王喜祿正在給現場的15名學員講解練習楊氏太極劍的註意事項。王喜祿中等個頭,四方臉盤,臉色紅潤,身穿一身黑色的太極拳服,整個人精神抖擻。在之後的武術指導中,“魁星式”、“燕子抄水”、“燕子入巢”一招一式都舒展大方,步履沉穩靈便。
  在場的一李姓學員稱,王喜祿自2005年開始任保定市老年大學楊氏太極拳老師,他演編的“楊氏太極拳精編37式”系列教學法非常受老年人歡迎。在王喜祿的帶領和指導下,學員們多次在省、市級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千里拜師學藝得真傳回家鄉義務授拳
  王喜祿自幼喜好打拳,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千里迢迢奔赴西安拜楊氏太極拳第四代嫡傳人、特級太極拳大師趙斌為師習楊氏太極拳。學成歸來後,許多老年人紛紛要求向他學拳。
  “做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中華武術瑰寶——楊氏太極拳,既然來源於民眾,還應服務於民眾,造福於大眾健康。”王喜祿說。
  此後,王喜祿便開始義務授拳,並多次帶學員到河南溫縣、河北永年等地觀摩學習。追隨他學拳的人逐漸增多,王喜祿先後在保定市的公園廣場、各大高校開設輔導站點十餘處,並於1993年創立保定市太極拳學會,輔導站點擴展到周邊縣市。2008年,又成立保定市楊氏太極拳研究會,開展理論研究、撰寫太極學術論文、籌建楊氏太極拳網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保定地區練習楊氏太極拳者已達到萬人以上。
  重傳承廣傳播楊氏太極拳蜚聲海內外
  基於王喜祿的聲望,部分拳友自願拜在他門下。王喜祿經過嚴格考察,先後正式選定五十餘人作為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承人。在保定,目前該拳藝傳承人已延續至第七代。
  王喜祿說,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承人保定市淶源縣南關中心小學校長張國峰自習練該拳後,便將太極理念引入教學,在全校操練太極拳。在張國峰的帶動下,淶源縣練習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
  許多國際友人也紛紛通過登錄楊氏太極拳研究會網站,通過網上交流、打越洋電話等多種方式與王喜祿切磋太極拳技藝。十多年來,先後有來自日本、美國、臺灣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太極拳愛好者慕名來學拳。
  據王喜祿介紹,2007年,英籍華裔董永明專程從英國來保定學習楊氏太極拳。為學藝,在保定租房住了半年。2008年學成回到英國,在當地收徒授拳,並於2010年再次來保深入研究楊氏太極拳之拳理要義。
  王喜祿:“做人要找準自己位置”
  王喜祿曾多次組隊參加陳家溝、永年組織的國際太極拳套路、推手大賽以及河北省武術錦標賽、太極拳比賽等賽事,並赴西安、青島、承德參加全國太極拳比賽。2013年香港國際武術節,王喜祿帶領楊氏太極拳團隊取得了11塊金牌、7塊銀牌、10塊銅牌的驕人成績,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800支代表隊中脫穎而出。二十餘年來,王喜祿累計獲得金牌100餘枚、銀牌40餘枚,其他獎項百餘種。先後被評為中國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會太極拳名家、全國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
  拳友孫鐵民評價稱,王喜祿雖獲獎無數,但依舊為人謙和,不驕不躁。在教拳過程中仔細認真,不僅教授大家拳路,而且把自己多年練習楊氏太極拳的經驗、心得,編成教材,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對中老年朋友,傳授動作舒緩的傳統楊氏太極拳、楊氏太極劍等技藝,對青少年則教授楊氏太極刀、桿及楊氏太極散手等運動量大的項目。
  對此,王喜祿淡淡的說:“做人要找準自己的位置,無論獲得多少榮譽,自己也只是一個教太極拳的。”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著名拳種之一,屬短打型內家拳種,為武當派系。楊氏太極拳,是由河北邯鄲永年人楊露禪及其子楊班侯、楊健侯及其孫楊少侯、楊澄甫等人在陳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包括太極拳、太極長拳、太極推手、太極散手等,在器械方面有楊氏太極劍、太極刀、太極桿、太極槍等。2006年5月20日,楊氏太極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完)  (原標題:楊氏太極拳傳承人河北保定義務授拳(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e51oewfi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